在当下煤炭行业面临安全生产压力与煤价下行挑战的双重夹击下,作为一名生产区队的管理人员,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应聚焦矿井各阶段工作重心,将“安全是最大的节约”理念深植于心,以大局视野谋划,从细微之处着手,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勇于担当作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全力推动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素质提升、精益操作提质、节支降耗增效,用卓越业绩为矿井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筑牢安全教育根基 提升全员素质
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狠抓责任落实,营造关注安全生产的强势氛围。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安全意识的淡薄、现场管理的薄弱、责任落实的不力等问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化事故案例警示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贯彻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措施、安全生产知识和事故灾害自救知识。具体而言,我们要通过观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专题安全知识讲座、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干部职工在生动形象的教育中增强安全意识。同时,要引导干部职工算好安全经济、社会、政治、生命、家庭“五笔账”。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幸福的关系,自觉把安全红线当作“生命线”“责任线”和“高压线”,从而进一步增强“四个一切”意识,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思想根基。
压实安全责任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它不仅在于责任的明确,更在于责任的落实和细化。只有严格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业务保安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各项规程措施在现场的有效执行。管理人员要自觉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尽心尽力抓安全、管安全,做到宁为安全憔悴、不为安全落泪。要深入一线,了解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重视。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落实”的原则,严格端正态度、注重细节、强化督导、严格把关,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理、早预防。要强化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日、“三会一课”、政治学习日等载体,以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等多种形式,加强全员教育,强化本岗位、本工种应知应会知识的学习,让每名职工都明确工作标准,懂得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职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每个岗位都能安全、高效地运行。 强化隐患治理 守护矿井安全防线 要举一反三严排查、严整治、严警示,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理各类风险隐患,坚持定期排查与动态排查、专业排查与综合排查、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优化各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行隐患治理分级管理,确保隐患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措施“六落实”。对思想作风、制度建设、隐患治理、措施落实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拉网式”检查,切实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致力打造现场环境的本质安全。同时,要按照实学、实际、实用原则,以岗位安全必知必会为重点,努力提升现场职工操作技能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培训、班组长管理技能培训,强化案例教育、实践教学和岗位实训,有效提升岗位人员风险评估、规范操作、现场急救和应急处置综合技能,为矿井安全生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