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之窗
企业文化

爱企三问 | 岁月如歌:见证杨村煤矿的发展底色

作者: 刘伟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1日   来源: 兖矿能源杨村煤矿

从“小刘”到“老刘”,从“青丝”到“白发”,参加工作34年的时间,笔者见证了矿井的辉煌发展历程。

笔者现为兖矿能源杨村煤矿市场化运营中心定额员。1990年12月,我在杨村煤矿参加工作。2024年12月,又将在该矿退休。34年间,杨村煤矿从生产生活环境、采煤掘进工艺、矿井核定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图片

矿灯——越来越小

矿灯,被称为矿工的“眼睛”。笔者参加工作后分到掘进工区,每天下井带的矿灯有好几斤重。有一次,我一个人在车场提车,矿灯的灯泡坏了,于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巷道里,顺着“墙”,慢慢地摸出几百米漆黑的巷道。如今,全部换成了轻巧的锂电池矿灯,灯泡换成了LED的,用几年都不坏。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要步行去掘进迎头。如今,职工下井后,首先乘坐人行车,然后再换成猴车(缆车)。原来的风门用人推、阻车器用人扳,如今大部分换成了液压按钮式。智能喷雾、风电闭锁、无人泵房、智能道岔、人员定位。职工下井刷脸取衣,输密码更衣,真正进入了“无钥匙进入”时代。


图片

环境——越来越好

在采煤工作面,支护方式和采煤工艺从建矿初期的单体支柱、打眼放炮、大锨攉煤;到后来使用挡煤皮,在两柱式支架下攉煤;从工人在“钢铁长城”下,拿着遥控器采煤;再到现在的远程遥控、记忆割煤,工作面内作业人员由“五人”变成“无人”,智能化矿井建设稳步推进。


从生活环境上,杨村煤矿从最初的“西伯利亚”,变成了目前位居济宁市高新区,形成了邹城、兖州、曲阜、济宁半小时生活圈,变成了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职工单身宿舍,从建矿初期只有直径90厘米的电风扇,到现在的空调、闭路电视,实现WiFi全覆盖,公共厕所改造升级为室内卫生间,实现了宾馆式管理。投资60余万元,让全矿职工家属喝上净化水。


图片

班车——越来越快

虽然杨村煤矿与公司驻地直线距离不到20公里,但是建矿初期,从杨村煤矿到公司驻地要拐9个弯、过2个塌陷区,一路颠簸,1个多小时才能到。为此,往返的职工家属每天上演现实版的“人在囧途”。


为解决这一难题,杨村煤矿筹措资金近3000万元,精心设计行车路线,按照国家二级城市道路标准设计施工,建成了宽8米、长7.7公里的柏油公路,直通济宁至邹城的快车道。同时,该矿投资120万元购进了两辆冬暖夏凉的豪华客车。如今,通勤车每天4趟往返,半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节省时间近一半。

1

图片

房子——越来越大

记得刚来杨村煤矿时,我全家在矿附近农村租房住。结婚时,矿上给了一间单身宿舍。后来家属楼盖好后,又分到了一套小三居室。


目前,多数职工在城里买了房、购了车,孩子去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下班后享受更美的城市生活。记得建矿初期,做饭烧的是煤,每周都要劈柴。后来矿上建起了煤气厂,做饭方便多了。再后来投资568万元,让职工家属用上了洁净的天然气,职工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2

图片

收入——越来越高

刚参加工作时从事掘进工作,每月工资400多元。按当时这个工资收入,干30年也买不起一辆桑塔纳轿车。攒一年的钱,买了一台21寸彩电。


如今,杨村煤矿在工资奖金分配、安全抵押等方面都向采掘一线倾斜。从事采掘工作的普通职工,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一年买辆轿车不成问题,每月工资能买几台电视。很多采掘职工用住房公积金就可以还贷款买房。和我一起干掘进的同事,在采掘岗位上退休后,工资至少拿到八九千元。

3

图片

文化——越来越浓

在抓好物质生活的同时,杨村煤矿党委还注重职工的精神生活。2011年,杨村煤矿开始进行“幸福杨村”建设。先后设立以“班组长节”“职工节”“企业文化周”“警示教育周”为主要内容的“两节两周”。建成了以“平安园”“香樟园”“生态广场”“文体广场”为主要场所的“两园两场”。“平安路”“温馨路”“和谐路”等9条街道的命名让职工备感亲切。


如今,杨村煤矿党政正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职工家属撰写着“幸福文章”,用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催开职工幸福生活的花蕾,让幸福之花与经济之花并蒂开放。杨村煤矿职工的自豪感、荣誉感、使命感明显提升。


“杨村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在杨村煤矿,幸福故事不停上演,生产环境安全稳定,生活环境生态宜居,用人环境公平公正,人文环境温馨和谐,幸福已成为杨村煤矿的温馨底色。(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