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觉怎么样?适应咱工区的工作节奏了吗?”
“挺好的!工区领导和师傅们都特别照顾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他们都耐心指导帮忙。”
这是生产准备工区党支部书记孟刚与新入职大学生吴晗、谭沛霖谈心时的温暖对话。两位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带着对煤矿工作的憧憬和些许陌生,走进了杨村煤矿生产准备工区这个大家庭。
下井第一天,他们来到3336轨顺工作面,当班的任务是搬运4寸风水管路。看着老师傅们轻松扛起管路稳步前行的身影,两人也跃跃欲试,可当沉重的管路压上肩头,才发现远超自身承受能力,踉跄几步,不慎坐到了底板上。
这次“小挫折”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煤矿工人的艰辛,也坚定了他们扎根煤矿的决心。“我们要用专业所长为矿工兄弟减轻体力负担,提升工作效率,”吴晗认真地说。此后,两人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劲头,不懂就问、边干边学,用“00后”特有的激情与闯劲,为工区带来了新的活力。
为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成长,该工区精心制定专项培养方案:一方面,安排技术主管、班组长与新人签订师徒合同,通过每月轮岗实训的方式,让他们在一线“摔打磨炼”,尽快熟悉掌握各项业务;另一方面,该工区团支部主动与新人结对,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及时舒缓工作压力,同时组织丰富的业余活动,帮助他们更快融入集体、适应环境。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授技能,更要传递温度,只有真心关爱、用心培养,才能让他们安下心、扎下根。”该工区党支部书记孟刚表示。如今,在老师傅们的言传身教和工区的持续关怀下,吴晗、谭沛霖已逐渐适应了煤矿的工作节奏。他们正用知识和热情,为幸福杨村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也在这片沃土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付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