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来自综采工区的见习技术员杨文强,202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工程专业,时光如梭,转眼间,我来到幸福杨村已经八个多月了,从一名刚走出“象牙塔”的高校毕业生,到如今逐渐适应煤矿工作的“新矿工”,也让我对这片乌金热土充满了感激之情。




记得去年刚来时,我对这个陌生而充满挑战的环境既好奇又忐忑。虽然学的是矿业工程专业,看似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真正踏入矿区,面对高耸的井架、轰鸣的机器、深邃的巷道,我才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起初,我对井下作业的安全规程、设备操作等都不熟悉,甚至对煤矿工人的工作方式感到不适应。然而,正是这段适应期,让我真正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

幸运的是,同事们给了我极大的帮助。无论是安全培训时的耐心讲解,还是井下作业时的“手把手”指导,都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师傅们常说:“煤矿工作,安全第一,经验第二,技术第三。”这句话让我铭记于心,也让我在每一次下井时都更加谨慎、认真。



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刚开始,我只能跟在师傅后面观察学习,帮忙做一些辅助性工作;而现在,我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部分岗位任务,并在团队协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成长,离不开单位提供的实践平台,更离不开前辈们的悉心指导。

记得第一次下井时,面对幽深的巷道和复杂的作业环境,我既紧张又兴奋。师傅看出了我的不安,一边操作设备,一边给我讲解井下作业的要点:“井下工作,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安全。”在他的带领下,我逐渐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也学会了如何在井下环境中保持冷静和专注。

此外,咱们矿还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安全演练等活动,帮助我们这些新人快速提升业务能力。每一次培训,我都认真记录、反复练习,因为我深知,在煤炭企业,扎实的技能不仅是工作的保障,更是对自己和同事生命的负责。



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为了让人才既精于专业,又精通管理,矿井在高校毕业生实习岗位选择上,认真分析了解专业特长、性格特点,制定培养目标,安排实习轮岗计划,让我们和岗位实现“双向奔赴”。八个多月的时间,我先后在掘进工区、生产准备工区和综采工区见习,让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见习技术工作者,但这仅仅是开始。

矿井不仅给了我一份职业,更给了我一个成长的舞台。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技能,更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历。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以幸福杨村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激励自己,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虚心学习、踏实进取,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技术过硬、作风扎实的煤矿人,为矿井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更加坚定:选择煤矿,就是选择了一份光荣的事业,扎根煤海,必将收获无悔的青春!(杨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