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泼墨,缀下繁花,时序轮转,丹心永固。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传唱至今,今有现实版“女工匠”,用实际行动演绎“我也能行”的巾帼豪情。
在矿山发展的大舞台上,有这样一群平凡的女工,她们服务在安全生产、经营管控、后勤保障等各条战线,她们在平凡的岗位上擦亮了煤海的夜空,树起了岗位的标杆,铸就了精益求精的工作成果,每一份荣誉背后都是她们的信仰和坚持。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每次起吊物料都要登上高空,这对于生产准备工区天车女工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三伏酷暑,她们都需要在不足3平方米的驾驶室里完成各项起吊任务。“登天梯、蒸桑拿、调物资”就是她们的工作三部曲,从物料平稳起吊,到物料平稳落地,吊钩的每一次起落都是心态、胆量和技术的较量。她们平均每天起吊物资50余次,无论是车辆重心调整,还是安全间距测算,天车驾驶室里清一色的娘子军诠释了新理念。她们把“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开好每一班车,行好每一里路”的工作宗旨传承多年,为矿井安撤生产贡献巾帼力量。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在安全这条赛道上,杨村煤矿矿灯房的女工们,用自己的方式为矿工保驾护航。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对于矿灯房女工们而言,每天、每班平均步数达20000步以上已没有什么稀奇。十余名女工负责全矿矿灯、自救器维护和矿灯柜维修等工作。为了保证矿灯的正常充电,女工们需要每班不定时地检查灯柜内是否有金属、工具、煤渣等,并及时对灯箱和灯架进行清理,还需要用去污粉等清理井口长廊地面的污渍。一个班下来,她们忙得像陀螺一样,还互相打趣地说:“咱是在方寸天地里进行马拉松赛。”矿灯房作为老牌巾帼标兵岗典范,用自己的方式擦亮矿工的“眼睛”,护航矿井安全。

忽见枝头绿,匆匆又一年。主副井提升系统女工的日常是严、细、勤地做好原煤提升、物料运送、人员提升工作。一年365天,主副井提升系统女工的每次任务都担负着设备安全高效运转和矿井效益的重任,取得了单班提升254钩、日提升730钩从未发生事故的骄人成绩。她们每天认真维护保养,一页页审查单上,签上去的每个名字承担着沉甸甸的责任,曾被山东能源集团授予“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一串平凡的数字,记录的是每一个平凡主副井提升系统女工对矿山的责任和爱。(徐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