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公司名称

您的位置: 首页
矿井动态
媒体聚焦

在“云端”打造信息化“高速路”

作者: 林 枫   发布日期: 2023年01月06日   来源: 兖矿能源



巨幕般的电子显示屏上
矿井采煤 掘进 运输 机电 通风系统
井上井下各系统实时变化数据 
图像 设备运行情况
大到采煤机 掘进机
小到仪器仪表 监控摄像头
涉及上千个数据产生节点
庞大数据收集的背后
是兖矿能源杨村煤矿在“云端”
以万兆工业环网为支撑
为煤矿通信数字化打造的一条“高速公路”





杨村煤矿紧紧围绕“智能化矿井”建设目标,以数字化建设为抓手,将信息化建设贯穿安全生产全过程,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促进矿井转型升级,将安全生产业务数据、生产辅助系统和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有机结合,采用地面融合方式,实现安全监控、人员精确定位、调度通信、应急广播、视频监控“五个系统”应急联动,加速实现智能化矿井建设步伐



 毫秒级 
“数字稳定器”


在该矿综采工区智能开采集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对井下工作面进行安全确认后,将总控开关打到自动启动位置,按下“一键启停”按钮,顺槽皮带、转载机、破碎机、刮板运输机、电液控跟机等设备有序启动,各系统随即进入自动化跟机状态。

“我们通过建成立体化通讯网络,实现生产、通讯、监控数据的高速、可靠、多元化传输,充分发挥云平台、大数据等软件优势,打造信息化传输新模式,构建智能化矿山建设所需的数据传输高速通道。”该矿调度信息中心主任李沙介绍。

“准确的数据可以保证设备匀速运行,杜绝因负荷突然变化造成设备性能不稳定、运行异常等情况。”该矿综采工区职工王付文说。

井下复杂的生产环境对网络设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他们采用工业以太环网确保实时数据流的传输不受网络抖动和延迟影响,保证数据采集、响应毫秒级无差错传输。


 智能式 
“隐患跟踪器”

目前,该矿正加快推进井下皮带运输集控中心建设,在各采区胶带运输机增加摄像头40余个,全面实现井下皮带全方位、无缝隙监控。皮带运行中的碎片化数据通过万兆工业环网集中呈现在监控大屏上,远程即可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及相关数据,形成井下、地面上下联动,实现移动端一键启停、工作模式切换,为运输系统增加了一道“数字屏障”,为防灾、抗灾、救灾提供了可靠的系统支持。

“煤炭通过胶带运输机运往井上,一旦运输设备出现跑偏、堵卡等故障,将严重影响安全产。皮带运输集控中心建成后,将实现对胶带运输机实时监控和集中管控,通过数字化传输,发挥自我诊断、分级报警等功能,及时发现解决安全隐患。”该矿调度信息中心副主任王连生说。

“沿途挡车栏绳缆是否落到位、有无其他车辆和行人,轨道是否有障碍物,都逃不过它的‘眼睛’。”在井下调度站,该矿运搬工区技术主管贾青霄介绍道。屏幕上,架空乘人装置的运行速度、运行时间、乘车位置、下车地点等参数清晰可见。

依靠万兆环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该矿架空乘人装置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每班平均减少岗位人员3人,大大提升了安全生产效率。


 加速版 
“信息传输器”

“传统的通讯设备信号差,非常影响工作效率,自从有了这‘小灵通’,可以随时随地与同事交流,工作起来既省时也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矿运搬工区电机车司机张磊对信息化改造带来的便捷深有体会。

为最大限度释放信息化建设“红利”,该矿对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井下人员定位控制范围在1米以内,实现了由“区域定位”向“精确定位”转变。

万兆工业环网的设计骨干网络拓朴结构支持网络冗余,环网组环方式采用MRP+Sub-RING,交换性强、容量大,自愈时间应小于300毫秒,有效解决了信息传输延时长、信号差等短板。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该矿为地面调度室机房、压风机房、35KV变电所及井下中央变电所、皮带配电硐室、南副巷配电点共18个节点更换了万兆设备,井下通讯设备由原来的100余部增加至400余部,覆盖到每个重要岗点、重点人员,进一步打通了“信息孤岛”。



来源:兖矿能源